清颜如芷 ,提灯簪花山水一程。檀香随念,素手研磨清泪一滴,寻香旧梦,转山转水转佛塔。君心相逢,承载中华香文化。

「香文」衣香髻影入梦来

八月蝉鸣,香气轻燃着八月,试图沉睡叶底的每一只轻蝉。在八月,有一炷香在你的房间中焚起,侵润你的肺叶,窗外的群山在香雾蹑手蹑脚,远方突然清晰。我看见一个人穿过年少时多雨的云层后,坐在日照一带的石头上歇脚。她的头顶树叶闪亮,她的身侧静焚一炷香。

风乍起,吹皱一炷香气。

香可融美酒。豪放的李白也曾“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香灰印相思,李商隐情到深处时的“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让人动容。香伴行程,辛弃疾因事赴东阳途中“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路途遥远,熏笼里的沉香快燃烧殆尽了。香更述不尽思念,纳兰性德有“两地凄凉多少恨,分付药炉烟细。”含绵绵不绝之思念。

香可随雨流。下雨天,自行车链条卷动水花的声音最好听,一下就远了,呆坐了半天也没能再听一遍。最怀念雨打屋檐的声音,卧榻听香,能把时间稀释冲淡,记忆的小壳随着香流淅淅沥沥的拍掉,久远的细碎的全都淌出来。天地汪洋,好想叩你家窗拉你乘舟漂去远方。

香可淡杀伐。沙场征战,将士们望着攀城梯攻城石这些带来死讯的不详之物,眼神却坚定如昔。天光破晓,敌军屠城的刺刀僵住,他们看见了城墙上那一柱本应泯灭于风雪的孤香。残破的香炉上严霜鳞布,杀气飘散。

香可明心志。为了想听听熟悉的心跳声去亲近一个陌生人,行万里路是好的,路上风景良多,即使只看着窗外河山,风云变幻,心胸都会变得开阔。而静思佳人,可不能愈行愈远,若焚香听风,可能任何人任何事都值得去原谅。

香可知聚散。去年秋天在水坝看云,黄昏最美是晚霞,落日后却只记得黄河的风吹起薄薄的衣服,天色愈晚,身旁的香炷有一灯如荧,烁烁其华,有冷风,轻吹过,有落叶,纷纷落。老石坝与腿的摩擦,与那时扑面而来的风的清澈厚重交叠,正如香烟随风忽聚忽散。看风、看云,看香,看晚霞。到底看的什么风、什么云,什么香,什么晚霞。

千百年来,香与生活紧紧相连。

古人自会追求焚香的境界,写诗填词,抚琴赏花,宴客会友,独居默坐,案头枕边,灯前月下,可谓香影相随,无处不在。古人焚香也是极其讲究,必在深房幽室之中,用矮桌置炉,与人膝平。桌上必备“炉瓶三事”,即指香炉、箸瓶及香盒三种器具。焚香时,中间放置香炉,香炉两边各置箸瓶、香盒。香盒用来贮放香料,箸瓶是盛置火箸火铲之类用具的铜瓶,香炉为焚香之器。焚香时先将特制的小块炭烧透,放入香炉中,然后用细香灰填埋。焚香需要借助炭火之力,并非直接燃烧,因此不是把香料直接放在炭火上,而是在香灰中戳些孔,再放上用瓷片、银叶、金钱、或云母片制成的“隔火”来盛放香料。取放香料时,一般用手拈,所谓“拈香”,轻轻拈取小小的香丸、香球、香饼,放置在“隔火”上,动作优雅舒缓。香料借着这炭火微微薰烤,缓缓散发香气。香不及火,舒缓而无烟燥气,却香风袅袅,低回悠长。 香丸一旦焚起来,还须加以持护。火如果太大,则香味漫然,顷刻而灭。所以需不时以手试火气紧慢,即“试香”,用手放到灰面上方,凭手感判断灰下香饼的火势是过旺还是过弱。若是香味太烈,须取起隔火,加灰再焚;时间长久,香味散尽,就需要“添香”了,再将拈香的过程重复一遍。焚香过程琐琐,却很富情趣和技巧,如品茗一样,被士人当成高妙纯粹的享受。李渔甚至认为“此非僮仆之事,皆必主人自为之。”无论抚琴或是读书品茗吟诗作画,焚一炉名香,都可以使环境幽静风雅,以助于静心凝神。若还有一位巧手慧心的知己默默陪伴,试火添香,文人韵事,无过于此。

著名的“秦淮八艳”董小宛与冒辟疆皆爱香,曾搜罗香药香方,一起做香,“手制百丸,诚闺中异品”。董小宛去世后,这段生活令冒辟疆怀念,“姬与余每静坐香阁,细品名香。”每到这样的时候,“与姬细想闺怨,有斜倚熏笼、拨尽寒灰之苦,我两人如在蕊珠众香深处。”当真是芳香婉转,超脱世俗。

焚香夜读,所想到的一定是红袖添香伴读书。佳人剪烛添香,原是一件雅致之事,在袁枚的《寒夜》读书却是糟糕得很: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袁大家因读书至夜深香烬,忘记睡眠致佳人含怒,闺阁情趣盎然而起。

一部《红楼梦》,香道无处不在,书房、闺房、厅堂、寺院香烟缭绕;熏笼、提炉、手炉、鼎炉,百合香、福寿香、梅花香饼,并各色香囊、香串、香粉、香露,将大观园笼在万千香雾之中,写诗填词猜灯谜,行居起坐,皆与香如影随形,令人叹为观止。

道观寺庙,历经几世的香炉中香烟缭绕,香灰胜雪,见证过古往今来无数的虔诚,谦逊,双手合十的一霎那,香气萦心,如入超凡脱俗之境。

仁者爱人,静者静心,若能寻一安谧之处,摆上一只老式香炉,点上一柱香,静坐,闭目,任香袅袅扑面,缓缓回旋,千种风情、万般意象纷呈眼前,如衔橄榄,其味咀嚼不尽;如聆箫音,余韵悠悠不绝,古人幽静娴雅的高雅正向我们缓缓而来。


分享到:

中國香道群:92687726 我們愛香道,更愛傳統文化,歡迎愛香之人加入討論
标签:中国香文化香道知识说文解字
分类:香道故事| 发布:ixiangdao| 查看: | 发表时间:2015-8-4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转载自中国香道 http://chinakodo.com/
本文链接:http://chinakodo.com/post/212.html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