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层次、多角度的香道研究中,我个人最感兴趣的,就是它有助于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异化了的人性回归自然。
在我看来,正由于大自然赐予人类种种美妙的香味,才密切了人与自然的亲近感、和谐感、相拥感。当前这个喧嚣的世界上,本应当是自然之子的人类,却愈来愈远离了自己的母亲——大自然的怀抱。这在现代大都市里居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人们被紧张的生活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污浊的空气、刺耳的噪音弄得心烦意乱、神不守舍,患上了奇形怪状的“现代都市文明病”。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在生计的逼迫下正在缩减;人的情绪和行为在名利的诱惑下正在被扭曲。我们大家都能感觉到,在我们身边的人群中,产生疲惫感、冷漠感、烦躁感、挫折感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了。
改变这种现象的办法有两条:一是投身大自然的怀抱,在湖光山色、鸟语花香中去享受短暂而宁静的人生,去感受“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诗句中)的欢愉,使自己失序、失衡、失望的心理与情绪得到缓解和调适;二是在自己的斗室里焚香静坐、读书或写作,既能使思绪集中,提高效率,还能使心灵得到净化。
对此,古今的文化人皆有深切体会。比如,宋代文豪苏东坡被贬赴海南岛儋州的途中买了十多斤的檀香,并在儋州修建了“息轩”,每天都要焚香静坐一段时间,以调节自己的思绪和心境。他的《思命宫杨道士息轩》一诗中有句云:“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享年85岁的诗人陆游在其《假中闭户终日偶得绝句》中写道:“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可见焚香静坐或读书,都属上佳之“心里按摩”疗法。画家齐白石作画时也经常焚香以激发灵感,他说:“观画,在香雾飘动中可以达到入神的境界;作画,我也与香雾中做到似与不似之间,写意而能传神。”这种在香烟袅袅中或静坐,或读书,或作画的做法,的确可以使人的精神进入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高超境界。或者,恰如老子所言:“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亦即使人性回归自然之大道,激发生命与创造的活力。当此时也,一切杂念顿消,精神气爽,能够大大增强人的记忆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为“闻香悟道”或“焚香得道”。
《中庸》第二十二章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香味是许多植物发现自己生命潜能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引导蜂蝶通过传播花粉来实现自己生命的延续——结出果实或种子,而且明白无误地告诉世界它这个物种的存在和潜能的巨大。人们取香、用香的实践活动恰恰说明:人类不但可以“尽物之性”,而且可以通过“赞天地之化育”来“与天地参”,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生命潜能的巨大发挥。由此可见,香道之义大矣哉!
全程台灣生產,100%純天然材料,不含任何化學香精 【Fushankodo 富山香堂】http://fushankodo.taobao.com 支持貨到付款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