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颜如芷 ,提灯簪花山水一程。檀香随念,素手研磨清泪一滴,寻香旧梦,转山转水转佛塔。君心相逢,承载中华香文化。

「词中香」李清照踏雪寻梅

 

 

 

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晨时露水刚凝,李清照便早早起床,用银钗拨开金兽香炉中即将燃尽的香炭,重新加上一枚香饼,烟袅袅,长舒一口气。

打开房门,她惊喜地发现,目及之处,万物都披上一层淡淡的银装。
特别是院中的梅花,在薄薄的银纱下,花姿姣丽,暗香涌动。
她在梅花丛中凝神品赏良久,缓步回到书房,在亲手改制的玉琮熏炉中焙好香炭,
取出父亲不久前托人送来的一坛湿香,
用竹刀割下一角香膏置于银叶中间,轻放炭火之上。
炉盖尚未盖上,一缕馨香便飘然而出,香气透彻肌肤,清润脱俗。
她整了一下衣襟,微闭双目坐于炉前,让香气慢慢进入口鼻和汗毛孔窍。
这是在品香,也是在品香的同时物我两忘,神游化外。

卯时过后,李清照慢慢睁开双目,起身走到案前,
在一张御上亲赐的“易安宣”上挥毫写意。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顷刻之间,似院里冰肌玉骨的雪中红梅跃然纸上。
她将词作随意抛于案桌之上,便匆匆走向她合香专用的香舍,
“踏雪寻梅”—— 易安先生想做很久啦。

“印香”又称“篆香”,一般是用篆字形模具框范、压印而成。
易安先生从年前入冬便开始炮制香药,准备合成这款“踏雪寻梅”,
今天这场春雪,仿佛是上天专送的。她让书童送来笔墨,重新调整了香方,
又从博古架上取下一个精致锦匣,拿出一只白如羊脂的玉碗。
轻轻擦拭后,取狼毫踏雪而寻梅
恰在此时,赵明诚也缓步走来,娘子,我来帮你
李清照含笑点头,素眸嫣妆
你用它帮我去取来院中凝露之梅芯中之雪。
此雪为纯洁至真之物,此碗盛之可使花气不散。
用毛笔轻轻扫下,不可伤及梅花

易安先生取出一只降真木合香盘放于案几中央,
书童从香窖中取出炮制好的种种香药,按配方一一称出,分别放于合香盘四周。
这时,赵明诚已采集完梅心雪回到书房。
玉碗中的雪大部分已经融化,带有花粉的雪水闪着淡而晶莹的光泽,散发出幽幽梅香。
接着,她按顺序把配好的香药在合香盘铺撒一层,
用鬃刷弹上一层玉碗中“梅魂雪魄”的花露,
再铺一层香药,弹上一层花露待到香药基本润透之后,开始合香。
这是人与香药用灵气交流的过程。看易安先生全神贯注,两只手不停地调和着香药,
时疾时缓,有时轻若无物,有时又如力拨千斤;
一会儿如太极云手,一会儿又如轻抚瑶琴。
和香已毕,李清照站起身来,把合好的香粉收入准备好的瓷罐之中,
用几层宣纸把瓷罐密封起来,装入蒸锅,
用杉木炭蒸了大约一个时辰后,再用一个绣锦的棉罐罩严密罩住它,待它慢慢冷却。

当巳时将尽,香冷。
李清照怀抱香罐回到书房,打开瓷罐的封纸,
用银香匙取出一匙香粉,在官窑烧制的粉青香盘上,
用“银篆盘”制出福、禄、梅花等香篆。
李清照点燃了香篆,缥缈的香烟一会儿聚成一线扶摇直上,如玉柱擎天;
一会儿又倾泻而下,如蛟龙探海。
散开时一会儿似黄山云雾,
一会儿又细如游丝。那氤氲的香气,真好似万株梅树同时喷香。
赵明诚啧啧称奇自言道:百日窖藏后其香韵应会更加悠长吧。
手握书卷
李清照掩唇轻笑

 

 

像易安先生这样爱香的,在宋代并非个案。我们熟悉的苏东坡、黄庭坚、陆游、范成大都是香道高手。中国香文化萌发于先秦,经过秦汉、六朝、隋唐的发展,到宋代已至鼎盛。这一时期庞大的文人群体是香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他们爱香、弄香,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所谓“巷陌飘香”。有史料显示,南宋时期,香药的进出口额竟占到政府财政总额的四分之一。明清时期,香文化继续发展,但再也没有突破宋代的高度。


明人周嘉胄曾发感叹说:“香之为用,大矣。”怎么个“大”法?可以这么来理解:说它是芳香的,有椒兰芬芷,沉檀脑麝,衣需香熏,被需香暖;又是审美的,有“焚香伴月”、“红袖添香”;它更是“究心”的,可通灵增慧,养性护心。中国古代读书人一向以道德修行为上,美好的芳香之物可通圣德。从哲人们眼中的修身养性,到文人笔下的万种风情,掀开厚重的历史帷幔,我们可以从那香炉里飘出的缕缕香芬中品出精妙、优雅的古典文化情调。

 

“红袖添香伴读书”,如今想来也是极美的意境,中国式的熏香,是让人浸润其中的文化,底蕴,绝不只是喷喷五号香水那样的时尚。有说,“闻香识女人”?不,品一品“红袖添香”的风雅,我云,您识的是中国千古读书人。


分享到:

中國香道群:92687726 我們愛香道,更愛傳統文化,歡迎愛香之人加入討論
标签:中国香道的历史合香品香生活艺术
分类:香道故事| 发布:ixiangdao| 查看: | 发表时间:2015-7-31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转载自中国香道 http://chinakodo.com/
本文链接:http://chinakodo.com/post/211.html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