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颜如芷 ,提灯簪花山水一程。檀香随念,素手研磨清泪一滴,寻香旧梦,转山转水转佛塔。君心相逢,承载中华香文化。

置顶推荐

最近更新

中国香炉文化历史

        香炉即是焚香的器具。用陶瓷或金属作成种种形式。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

        我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我国古代青铜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祖先倾其所有,向天祈福,让神灵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国家平安,但这同今人所见的香炉还是两码事。

...
2011-11-23 Comments:0郑州香道郑州沉香中国香道文化香道具香炉沉香线香
中国古代生活用香的风俗考--焚香礼拜

        凡有佛寺之处必有香烟萦绕,居士之家也必设香案宝鼎。佛教认为香与人的智能、德性有着特殊的关系,妙香与圆满的智慧相同相契,修行有成的贤圣甚至能散发特殊的香气。佛教还把香引为修的法门,借香来讲述心法和佛理。佛教以为“香味佛使”,“香为信心之使”,上香是佛事中必有得内容。并且香也是佛殊胜的供养,如《法华经·法师品》列“十种供养”:花、香、璎珞、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其中四种都是香品。佛家认为香对人身心有直接的影响。好香不仅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而且能助人达到沉静、空静、灵动的境界,于心旷神怡之中达于正定,证得自性如来。而且好香的气息对人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可培扶人的身心根性向正与善的方向发展。如香薷正气,若能亲近多闻,则大为受益。所以,佛家把香看做是修道的助缘。香在道教仪式中也被普遍使用。道教经典对于用香也有明确的阐述,认为香可辅助修道,有“通感”、“达言”、“开窍”、辟邪、治病等多种功用。

...
2011-10-11 Comments:0中国香道文化香插香炉郑州沉香沉香线香沉香木
中国古代生活用香的风俗考--颐养性情

        中国香道颐养性情是文人雅士才思的源泉。中国香道的沿袭发展能够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艺术品质,历代文人雅士功不可没,并且最能代表中国香文化整体特色的也正是文人的香。文人士大夫不仅视用香为雅事,更是将香与香气视为濡养性灵之物,虽不可口食,却可颐养身心。因为古代文人用香,不只是享受芬芳,更是用香正心养神,故文人的香文化也是一种讲究心性的文化,文人的香也是一种启迪心灵、激发才思的催化剂。唐宋以来,整个文人阶层普遍用香,焚香、制香、赠香、写香、咏香,以香会友,种种香事成为文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咏香的佳作,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或写熏香的情致,或写香具,或写香品,托物言志,寄予情思。欧阳修有“愁肠恰似沈香篆,千回万转萦还断”;杜甫有“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王维有“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李商隐《烧香曲》有:“八蚕茧绵小分炷,兽焰微红隔云母”;李清照《醉花阴》有:“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瑞脑”指龙脑香,“金兽”指兽型铜香炉)。陆游有“一寸丹心幸无愧,庭空月白夜烧香”宋诗人黄庭坚还曾直言:“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其所作《香之十德》“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更是对香诸多美好品质的概括。

...
2011-10-10 Comments:0中国香道文化郑州檀香郑州沉香沉香线香日本香道松荣堂香印香篆
中国古代生活用香的风俗考--祭天敬圣

        中国香道祭天敬圣是中华民族礼仪的表述,在我国,香用于祭祀的历史也可追述至远古时期,当时的先祖们在祭祀中燔木升烟,告祭天地,正是后世祭祀用香的先声。国人焚香祭祀天地、神灵、祖宗、圣人的习惯从商周延续至今,不同的民族、地区和敬奉的对象的不同,具体的仪式规程也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地强调人内心所要保持的正确、良好、纯净的心态,即诚心、恭敬心、清净心、信任之心、感恩之心、慈悲之心、忏悔之心、知足之心等等,只是敬香和所有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此外,良好的心态必须贯穿到神情、仪态、举止动作之中,达到外在的端庄和虔敬。心中默念(或声念)所敬奉的神明和祈愿的内容,祈愿他人获得幸福,并回报神明的恩典等,同时,用相应的姿势和动作强化自己的信念,如低头、合掌、躬揖、跪拜、匍匐等等,籍着缭绕的烟雾,传达心中那份敬意与追思,以达到感应神灵、敬奉神灵、敬奉先圣、祈福免灾的目的。

...
2011-10-10 Comments:0郑州檀香郑州沉香中国香道文化日本香道松荣堂沉香线香
中国古代生活用香的风俗考--祛病除邪

        中国香道祛病除邪是传统医药养生的秘诀。古人很早就意识到“香气养性”这一养身观念,并将其广泛应用,故香料亦称香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焚香当属外治法中的“气味疗法”。制香所用的原料,绝大部分是木本或草本类的芳香药物。利用燃烧发出的气味,可以免疫辟邪、杀菌消毒、醒神益智、养生保健。由于所用的原料药物四气五味的不同,制出的香便有品行各异的功能,或解毒杀虫、或润肺止咳、或防腐除霉、或健脾镇痛。《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同意辩证的哲学思想是促进中国香道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为基本观点的传统养生之道,其中《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更进一步论述人的机体与自认的密切关系,辩证地说明了阴阳相消相长互相转化的关系。认识一个封闭的整体,因为人能自成系统,如唾液中担任保卫任务的细菌具有排他性,机体滋生具有免疫功能等。但同时又是一个开放体。说他开放,是他能与自我协调、融合,能与自身周围的气场发生作用,西欧受自然界省、光、电灯,并使之对人体的气血和五脏的功能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五色:青黄红绿蓝=对人体同样有影响等等。不同药性的香料对人体的作用不同。《神农本草经疏》记有“木香,味辛湿无毒,主邪气、辟毒疫温鬼。”“安息香,芬香通神明而辟诸邪”该经谈及沉香时说:“凡邪恶气之中,人必从口鼻而入。口鼻为阳明窍,阳明虚则恶气易入。得芬芳清阳之气,则恶气除而脾胃安。”诸多香药对人体产生作用的原理又是依据什么,《黄帝内经》中即使未“其有邪者,浸形以为汗”,即药物蒸汽,熏蒸肌表汗孔开汇,邪从汗解。奇妙的是近几十年来,神经免疫系统中间的饿紧密关系。人通过呼吸、涂抹等途径摄入的芳香成分,其质量虽小,却能影响整个“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并被“放大”、“延伸”而引起人体内的一系列变化,当一种香气使人产生舒缓、放松、美好的体验时,它不仅是一种心理感受,而是伴有脑电波、激素、血压等众多生理指标的改变,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养生功效。

...
2011-10-10 Comments:0郑州沉香郑州檀香沉香线香中国香道文化隔火薰香香道知识
中国香道与宗教

       道教也很强调香的使用,道教经典对于用香也有明确的阐述,认为香可辅助修道,有“通感”、“达言”、“开窍”、辟邪、治病等多种功用。葛洪《抱朴子内篇》是道家的着名典籍,书中有许多关于香的论述“人鼻无不乐香,故流黄、郁金、芝兰、苏合、玄膳、索胶、江篱、揭车、春蕙、秋兰、价同琼瑶。”炼制“药金”、“药银”时须焚香,“常烧五香,香不绝。”道教中的香期、庙会深入民间的历久不衰,也是促进香文化在民间千年传承的原因之一。道教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少在本教内部以及民间有重大影响的宫观、名山。这些名山宫观中所供养的神,能够吸引附近乃至于千里以外的信众、香客前来进香,尤其是神仙的生日等重大节日,以庙为中心,以敬奉该宫观的神仙、祖师等为主要内容,形成规模宏大的祭祀、庆祝活动。道教的宫观庙宇,几乎遍布于神州大地,各地都有自己的庙会,有的甚至于十分频繁。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庙会(香会、赛会、过会),集雅俗一体,是各地城乡民众信仰、文化、物资交流的绝佳机会。香文化也同着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庙会的兴盛不衰,更加深入地根植于民众的灵魂深处。

...
2011-10-9 Comments:0郑州沉香沉香线香中国香道文化香道入门香道知识
香在佛教中的作用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连结;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在民间的沿袭和普及与宗教对香的推崇、使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东汉后期佛、道二教迅速崛起和发展,不仅推动了用香风气的扩展,也使香品的种类更加丰富,促进了南亚、西亚等地香药的传入,对香文化的发展贡献很大。因二教都注重香的使用,随着宗教理念的深入,信徒的普及,香品的使用也更深入民心。

...
2011-9-28 Comments:0中国香道文化檀香郑州沉香郑州香道香熏沉香线香
宋元明清的香器

           宋人焚香,常同时使用香炉及香盒。这点从宋代绘画取香的动作中,可以看出来。添香者以食指、大拇指拈出香丸,放入堆满白灰的炉具内。宋代也流行将香料压成“香篆”,将粉末状的香料模子压出固定的形状,然后点燃。

...
2011-9-25 Comments:0香道入门郑州沉香郑州香道中国香道文化薰香香印香篆沉香线香
两晋南朝时期的香具

        东晋南朝士大夫中,以香沐浴,以香薰衣的风俗开始盛行。薰衣的风俗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在河北满城中靖王刘胜墓中,发掘的“铜薰炉”和“提笼”就是用来薰衣的器具,湖南长沙的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为了薰香衣、被特制的薰笼。

...
2011-9-19 Comments:0中国香道文化香道具香炉香熏郑州沉香郑州香道沉香线香
中国古代香器

        在佛教传入中国用香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同时大量引进各种重要的香料,及用香的观念和方法,于是,香从生活中的附属用品,一跃而成为皇室贵族,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场景。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有在室内薰香的习俗,焚烧的香料是以草本植物为主。其实薰香源自古人薰烟以趋灭蚊虫,并消除秽气。
...
2011-9-19 Comments:0香熏香料中国香道的历史郑州香道沉香线香香炉